指责“产能过剩”,实为打压中国(望海楼·看清“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企图⑤)

发布时间:2024-11-06 00:06:12 来源: sp20241106

  美国一些人士近期抛出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看似经济概念,实为虚假叙事,目的在于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为自身谋取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依托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技术迭代创新,形成综合性竞争优势,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市场受追捧,去年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近30%。这些优质产能加快出海,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但美国一些政客无视事实,使劲鼓噪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为打压中国编排新说辞,用心险恶。

  不难发现,美方这种乱扣帽子行为是典型的“双标”。当美国芯片、农产品大量出口时,他们说这是在为国际市场提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到了中国新能源产品出海时却变成了“过剩产能冲击世界经济”。当说起应对气候变化时,美国认为新能源产能仍然不足,而谈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又指责这是“产能过剩”。

  “双标”背后是“见不得人好”和“照我说的做,别管我怎么做”的无理行径。这些年,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不断向上游跃升,这让美国一些人坐不住了,面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他们跑不过就“下黑脚”,捏造“中国产业政策扭曲全球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将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等歪论,并对中国制造联网汽车开展国家安全风险审查,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的关税,阻碍中国新能源产品正常出口。

  这些人在乎的真是“世界其他国家”“全球市场和贸易体系”吗?法国企业家贝特朗一语点破:这些论调的实质性问题在于竞争力,而非产能,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脚步太快、中国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会对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主导地位造成威胁。说白了,美方就是要固守经济霸权。

  长期以来,固化的“中心—外围”产业分工体系持续为美国带来超额收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的不利地位。然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在一些领域打破美国对相关产业的垄断,推动世界分工体系出现合理化调整,这样的改变让美方接受不了。

  于是乎,遏制打压成了美国一些政客死守不平等“中心—外围”体系的常规操作。从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到鼓噪“脱钩断链”“去风险”,再到构筑“小院高墙”、发布投资限制令,美方一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企图不断强化其垄断优势,阻碍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认为,近年贸易限制等措施激增,危及全球经济中期增长前景,可能导致效率下降,使全球经济韧性更脆弱,破坏全球合作。

  相较于美方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中国始终秉持共赢理念,同各方共享发展红利。比如,依托强大制造业提供符合各国发展需要的优质产品,丰富全球供给;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关税总水平降至7.3%,与世界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放宽市场准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一个个务实行动让世界看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自身发展给全球经济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彭博社日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经济预测数据进行的测算显示,中国将是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将超过七国集团所有国家总和,几乎是美国的2倍。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协作而非对抗。借“产能过剩”等虚假叙事遏制打压中国,改变不了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也不可能挡住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前进脚步。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编:刘叶婷、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