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学术随笔)

发布时间:2024-11-19 04:39:58 来源: sp20241119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共建“一带一路”植根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传承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2000多年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在今天共建“一带一路”的宏阔实践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探索和奋斗,结出了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丝绸之路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亲仁善邻的精神和品格。

  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张骞穿越草原沙漠、完成“凿空之旅”,郑和穿越惊涛骇浪、七次远洋航海,都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无畏品格的生动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中华民族开辟和发展丝绸之路的不竭动力。张骞完成“凿空之旅”后,人们历经集市、驿站、城市、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航迹,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城市、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相继完成由区域融入世界、由点成线再连成片的丝路网络架构,促进亚欧非大陆相关国家互联互通,促进相关区域文明融合共生,催生多元性丝路文明。这展现了中华文明与时偕行、积极进取、刚健日新的创新价值取向。今天,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共同发展开辟新道路,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携手各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向创新要动力。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打造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开花结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中外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交流互鉴、融通绽放,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的包容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学者提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出现了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现象。丝绸之路新疆段的多元宗教遗迹表明,丝绸之路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人们交错杂居,促进了各种文化和宗教的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敦煌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见证了多元文化汇流与东西方文明的交往,且在双向多元的宗教艺术交流中,通过因地制宜的改变而适应了新环境。此种改变与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理念高度契合,折射出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包容胸襟。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中国充分尊重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营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搞“小圈子”,欢迎一切有意愿的国家加入,推动各国加强人文交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阳光大道,让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绽放时代价值和光彩。

  “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构成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和平文化底色。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丝路人”用善意和友谊架起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中华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结伴交友,既没有殖民和侵略他国的历史记录,更没有国强必霸的强权言行。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今天,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友好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扎根在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深厚底蕴之中,“一带一路”不是简单的一条路或一条经济带,它给世界带去的是和平、是机遇,是福祉、是希望。

  作为一条文明之路,丝绸之路的价值不仅在于商贸本身,而且在于开创了“化干戈为玉帛”、以经贸交往推动人们和平相处的道路。人们在丝绸之路上的交往交流,积累了人与路的深厚情感、人对路的强烈认同以及同行者的归属感,拉紧了情感纽带。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文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理想,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带着丝绸之路积淀的宝贵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明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光芒,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注入更多正能量。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13 版)

(责编:卫嘉、曲源)